这年头,就别再说“让外资滚出中国”这种蠢话了 - 新闻详情

这年头,就别再说“让外资滚出中国”这种蠢话了

来源:武穆的学习笔记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4-07 16:31:25





最近看了一个数据,就是智联招聘网站统计了一下各种类型的企业,年底发双薪的情况。

总的来说,外资企业对员工最为仁慈:有75%的外资企业发年底发双薪。

而民营企业垫底,只有26%,这个大家都能想得到。

但出乎预料的是,被很多人认为待遇优厚的国有企业,并不比民营企业好多少,只有32%。



从这就能看出外企的难能可贵了。

要知道,现在的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好。

除了要面对国内企业的内卷式竞争,还在遭受很多差别对待。

比如,在很多采购项目里,外企连招标的入场券都难以拿到,原因仅仅是他们不是中国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外企还愿意给员工不错的薪酬待遇,至少说明人家在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态度上,跟国内的很多企业是不一样的。

只要是企业,降本增效永远是一个核心问题。

国内的相当多的企业对于降本增效的理解,在于降“人本”从而提"事效”。

也就是提高对员工的利用率,挖掘员工的潜在价值,从而提高产能。

一个人能干五件事,就绝对不让他只干四件事,工作越饱和,那整体收益就会越大

但发达国家的企业并不是这样。

他们追求的是降“事本”从而提“人效”,即低价值的事儿越少,那收益自然就会提高,影响企业赚钱的关键不是事儿干的太少,而是有用的事儿太少,没用的事儿太多。

其中包括:

让员工低效率的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为什么不让他高效率的工作六个小时?

填个表格发个邮件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为什么要开会,还要开个四五遍?

通过正规培训就能快速掌握的技能,为什么不培训而让员工自己摸索掌握?

为什么员工的休息和身体状态都没有保障,却花大量的时间去搞安全生产?

在这些发达国家的高精尖企业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是考虑事儿出现了问题,而不是人出了问题。

而国内企业的第一反应永远是人出了问题,而不是事情本身出现问题。

这也造就了国内企业反应速度很快,但干的其实都是次级产品的尾端工作。

老外虽然看似反应慢,但别人却总是掌握需要深度投资的核心科技。

而如果外企正在变成弱势企业这种趋势不得到扭转,那将是咱们的悲哀。

它们带走的就业机会当然是个重要因素,但同样重要的是,是他们对国内商业环境的维护作用。

现在提到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很多人都会觉得丫是来中国赚钱的,又不是来搞慈善的,干嘛要给你好脸色?

但是这些人看不到,看不到外资进来以后,带来的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行业知识。

就拿医疗器械这个行业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GE医疗落地中国,中国的医疗行业虽然不能说发展不起来,但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水平。

GE医疗每年的在中国的采购额100亿元,实际上它传递的隐性知识价值超过千亿。

很多企业正是因为成了GE医疗的供应商,才能在产品的品质把控、技术水平等方面得到飞速发展。

可以说,GE医疗几乎是手把手地,把世界先进的医疗器械的知识,传递到中国的整个医疗器械行业里去。



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做到龙头地位的企业,只知道一味内卷、压榨上下游的供应商,比如那谁和那谁。

很难想象,如果这些具备精细化管理和良性生态意识的外企离开中国,咱们这里的商业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哪怕是为了咱们自己日子过得好一点,也别动不动就民族情绪上头,对外资喊打喊杀了。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