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员工大量涌入TikTok找买家 避开中美关税战 - 新闻详情

中国工厂员工大量涌入TikTok找买家 避开中美关税战

来源:联合早报

分类: 💼 产经

发布时间:2025-04-16 13:31:53



正当中美两国深陷贸易争端,仰赖出口维生的中国工厂员工正涌入短视频平台TikTok,目的是向美国消费者抛出一个诱人的消费提示:与其花200美元买一条Lululemon的瑜伽裤,不如花五六美元直接从中国工厂採购,材料和质地还完全相同。

这些工厂都宣称为Lululemon、耐克(Nike)等美国知名品牌供货,但它们的员工化身TikTok博主后,非但没有为国际客户宣传,反而是鼓励美国消费者直接从原产地採购,借此绕过美国的高额关税,同时还能避免被品牌“割韭菜”。

  工厂员工化身TikTok博主

在TikTok广为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在一家据称为Lululemon代工的工厂前,一名博主手中拿著瑜伽裤说,这些裤子的出厂价只需五六美元,而在美国的零售价超过100美元,但两者的“材质和工艺基本是一样的”。

在另一段视频中,一名销售奢侈手提包的博主则说道:“你为什么不直接联繫我们,从我们这裡购买呢?你根本不会相信我们所提供的价格。”视频还列出供应商官网和联繫方式,方便使用者直接下单。



有博主在视频中贴出供应商官网,让美国用户直接下单。这段4月11日上传的视频至今已获得140万个赞。(视频截图)

不过,Lululemon一名发言人回应彭博社称,该公司只有3%的产品在中国大陆制造,正品仅可通过公司门店、官网及授权合作伙伴购买。

除了奢侈服饰品,还有博主从事傢俱、玩具、家电等制造,但他们都统一宣称,能以低于美国零售价数倍、甚至数百倍的“白菜价”出货。

此外,这些博主虽是中国人,但他们都用英语制作视频,也都使用美元单位,目标群众显然是美国使用者。

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已达145%,即便美国总统川普撤回对半导体等产品的关税,但服饰等生活用品没有被豁免。从5月2日起,美国还将取消对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实施的免税措施。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Yale BudgetLab)估算,在关税措施下,美国服装的价格短期内可能飙升超过60%,基本药品价格将上涨约12%,食物价格则预计上升2.6%。

若消费习惯维持不变,这项研究估计,一个美国普通家庭年度生活成本将暴涨约4700美元。

这些从工厂走出来的TikTok博主,或许正是瞄准了美国消费者对生活费急剧上涨的不满情绪。通过宣扬中国制造价格更便宜、品质更好、订购过程更便捷的优点,尝试削弱川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并在贸易战阴影的笼罩下寻找突破口。

从结果来看,这场行动似乎取得不错的成果。

截至星期二(4月15日),“中国制造商”等话题已霸佔TikTok的热搜榜单,相关视频都累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次的播放量,一些视频的点赞数更是突破100万。

有自称是美国人的使用者在视频留言区写道:“在川普的疯狂关税下,什么都会上涨,如今我只能靠这些中国供应商过活了。”



近两个月,不少中国工厂员工摇身一变成为TikTok博主,向美国消费者介绍直接从中国工厂订购奢侈产品的方法,以规避高额关税。(TikTok截屏)

另一名用户写道:“我现在都直接从中国供应商订购Lululemon的产品。你猜怎么著?衣服加裤子总共只花30美元,还有著相同的材质和标志。”

不过,目前仍不清楚美国消费者直接从中国工厂下单,能否有效避开关税。

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假如这些工厂真的是Lululemon等大厂的供应商,双方是否签署了保密协议(non-disclosureagreements,简称NDA)?拍摄这类视频会否违反协定?又会否影响双方之间的商业关係?

  贸易战阴影下的中国工厂



中国工厂。(视觉中国)

有分析认为,过往的跨境採购模式,是通过中间商或贸易公司採购产品,但中国工厂此次发起的行动,似乎是在推动採购的“完全民主化”(completedemocratization)。

但对中国工厂员工而言,促使他们即使冒著风险也要化身博主的最急迫危机,恐怕还是中美贸易战的骤然升级。

当前中美两国正陷入一场“胆小鬼博弈”,为了避免显得软弱,谁都不愿率先让步,导致两国贸易争端至今仍看不到缓和迹象。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4月10日预计,这场你来我往的中美关税战可能使两国货物贸易骤减80%,让中国浙江、广东等数以千计出口导向的小工厂成为关税战阴影下的受害者。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向美国《纽约时报》分析,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傢俱、家电、服饰等生产商大多是为服务美国消费者而存在,关税生效后,这些产品可能面临无处而去的窘境。

贸易战开打后,一些以美国客户为主的中国服装厂已暂停运作,等待川普的关税政策更加清晰;一些工厂经理则忙著拓展市场,要么选择进军欧洲等市场、要么就是争取国内客户。

然而,中国国内经济复苏尚未明朗,民众消费意愿低迷;欧洲国家也正警惕贸易战开打后,低价中国商品大量涌入的可能性,如法国正採取措施防堵中国产品涌入。

一些工厂则更为乐观,认为中国最终一定能赢得贸易战。浙江义乌一家玩具摊贩王旭雪(音译)告诉法新社:“如果贸易战升级……我们应以一种平稳的心态来看待。”

她说:“中国人其实挺团结的,(我们)更能吃苦、更节俭,我们不怕他(川普)打价格战,我们都很有信心。”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乐观心态,是基于现实情况的理性评估,还是基于民族主义情绪的阿Q精神。但在这股民族主义情绪下,TikTok上一些视频的基调已变得更具挑衅性和嘲讽性。

东伦敦大学中国国际关係讲师哈珀就认为,与中国线民此前制作AI图嘲讽美国政府的风格类似,这些视频并没有将美国视为一个威胁,反而是一种嘲讽。

如名为GrumpyChineseGuy(脾气暴躁的中国佬)的博主4月12日上传视频,嘲讽了美国政府和寡头摧毁了工人阶级,却要他们以此为傲。

他甚至说:“你们(美国人)不需要关税,你们需要一场革命。”这段视频已累积逾200万次观看量。

然而,精神胜利法终究是短暂的。面对美国关税战的打压,中国工厂需要作出反击,但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唇舌上的反击,而是能在狭小空间中继续生存、甚至逆转胜的突破口。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