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波斯坦档案中川普名字被涂黑 多位名人被删除! - 新闻详情

爱波斯坦档案中川普名字被涂黑 多位名人被删除!

来源:文学城编译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8-03 15:38:58

彭博社8月1日报道 :



彭博社报道截图



联邦调查局在爱泼斯坦档案中涂掉了川普的名字

联调局(FBI)的《信息自由法》(FOIA)团队在对这些档案进行最终审查时,先行涂掉了相关名字,而高层上个月表示,公开这些文件“既不合适也没有必要”。

欢迎回到 FOIA档案!本周,我要深入探讨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Epstein)的故事:我们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川普的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档案里。但此前没人报道过,FBI 的 FOIA团队涂掉了川普以及其他知名公众人物的名字——三位熟悉此事但未获授权向媒体发声的人士透露了这一情况。

负责最终审查这批海量档案的团队,早在司法部和 FBI上个月得出“不再披露这些文件既不合适也没有必要”的结论前,就已进行了涂改。

从政府角度看,川普在爱泼斯坦调查期间是私人公民,因此理应享有隐私保护。

“史上最透明的政府”

在解释政府为何涂掉川普名字的理由前,先来回顾一下事件脉络。和外星人、肯尼迪遇刺案一样,围绕已定罪性罪犯杰弗里·爱泼斯坦的生死之谜,长期困扰着MAGA 阵营。

2008 年,爱泼斯坦同意在佛州对拉皮条的州级指控认罪,从而逃过了联邦性交易指控。2019 年 7月,在《迈阿密先驱报》的一项调查——该调查也审视了政府调查的完整性——之后,爱泼斯坦被联邦起诉,罪名是未成年性交易。一个月后,他在牢房中自杀(联邦执法部门称),当时正在等待审判。

爱泼斯坦之死让川普支持者的关注再次升温,最近几个月更接近痴迷。去年,仍在竞选中的川普誓言要“解密”政府掌握的与爱泼斯坦有关的材料。在川普提名帕姆·邦迪(PamBondi)为司法部长前,邦迪就曾坚持公众有权知道更多案情细节。她去年在福克斯新闻说:“如果报告中有人仍在拼命保护自己的名字,他们没有法律依据这么做,除非他们是儿童、受害者或合作被告。”

今年 1 月,FBI 局长卡什·帕特尔(KashPatel)在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表示,他将确保“美国公众能充分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

随后,2 月 27日,在白宫一次高度公开的活动上,邦迪发布了司法部所谓“第一阶段”的爱泼斯坦档案解密文件。活动由前“披萨门”挑事者杰克·波索比克(JackPosobiec)及其他极右翼网红出席。他们拿到的活页夹上写着“爱泼斯坦档案”和“史上最透明的政府”,里面大约有 200页邦迪称为“解密”的文件。她还暗示其中包含关于爱泼斯坦的未公开细节。

结果,邦迪的“爱泼斯坦档案派对”一场空。所谓“解密文件”其实包括爱泼斯坦臭名昭著的“黑皮本”部分内容,这些资料早已公开,最近一次是在四年前吉斯兰·马克斯韦尔(GhislaineMaxwell)的刑事审判中。(黑皮本显示了川普及其妻子梅拉尼娅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名字。)

川普的粉丝怒不可遏,邦迪也火冒三丈。她致信 FBI 局长帕特尔,要求解释 FBI为什么没把她要求的数千页爱泼斯坦调查及起诉相关文件交给她。她要帕特尔给出答案并追责。

川普的名字被涂黑

接下来发生的事,拉开了爱泼斯坦风波的新篇章。正如我在 3 月 28 日的 FOIA 档案里报道的那样,帕特尔命令纽约和华盛顿的FBI 特别探员加入 FOIA 团队,在弗吉尼亚州温彻斯特的庞大档案中心及几英里外的另一栋大楼开展工作。

他们被要求搜查并审阅每一份与爱泼斯坦相关的文件,判断哪些可以公开。这些文件堆积如山,涵盖 FBI 近 20年收集的资料,包括大陪审团证词、检方案卷,以及数万页 FBI 自己的调查文件。据参议员迪克·德宾(Dick Durbin) 7月致邦迪的信中所说,多达 1000 名 FBI 特工及其他人员连夜加班,翻阅了超过 10 万份文件,可谓一项艰巨任务。

FBI 负责 FOIA 申请处理的档案/信息发布科(RIDS)的高层对此指令提出了抵制。消息人士称,已在 FBI 工作 14 年的RIDS 科长迈克尔·赛德尔(MichaelSeidel)表达了强烈异议。帕特尔指责他没把所有爱泼斯坦档案交给邦迪。几个月前,赛德尔被告知要么退休,要么被解雇,据称他选择了前者并悄然离开FBI。有关他离职的细节此前从未报道过。

赛德尔未回应置评请求。

FBI 员工以《信息自由法》为依据,审查这些档案决定哪些信息应被遮盖。这并不罕见。FOIA设立了九项豁免条款,旨在平衡公众知情权与政府保护敏感利益(如国家安全、内部讨论、正在进行的执法调查或隐私)的需要。当这种利益冲突出现在非FOIA 案件中时,这些豁免条款也常被应用,即便 FOIA 法案中的具体用词不会出现在最终文件上。

例如,当国会委员会向 FBI 或司法部索取文件时,FOIA分析员和合同人员会介入审查,并按照法律进行涂黑。当司法部准备公开前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关于 2016年大选俄罗斯干预的报告时,也用了 FOIA 豁免来判断哪些内容应保留。

据消息人士称,在审查爱泼斯坦档案时,FBI人员发现文件中多次提到川普的名字。他们说,其他许多知名公众人物也出现在其中。(文件里提到川普或其他人,并不意味着犯罪或暗示不当行为。)

为了可能的公开,文件随后交给 FOIA 官员审查,按照九项豁免进行涂改。消息人士称,川普和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被涂掉,是因为 FBI对爱泼斯坦的联邦调查始于 2006 年,当时他还是私人公民。

审查人员主要援引了两个 FOIA 豁免理由:

  • 豁免6:保护个人免受“明显无理的隐私侵犯”。最高法院表示,该豁免是为了保护个人免于政府公开个人信息带来的“伤害和尴尬”。
  • 豁免7(C):保护执法档案中的个人信息,披露此类信息“可能会造成无理的隐私侵犯”。
白宫发言人拒绝回应关于川普名字被涂黑的问题,并将媒体询问转给 FBI。FBI 拒绝评论。司法部也没有回应多次置评请求。

既有先例

如果你对 FBI以隐私豁免为由遮掉一名在任总统的名字感到惊讶,你不是唯一。但政府机构出于隐私理由涂黑名字,即便对象是像川普这样的公众人物,也是常态。我已数不清政府多少次用隐私豁免驳回我FOIA 申请,拒绝公开涉及公众人物和官员的资料。

十多年前,我曾向 FBI 申请有关“9·11”袭击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Mohammed)的档案。FBI 以隐私为由拒绝,并说我需要穆罕默德本人签署隐私豁免书。

2016 年,我申请 FBI 在川普参选总统前的全部档案。FBI 以同样两项隐私豁免为由,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相关档案存在。我最终起诉FBI,并修改了 FOIA 申请,改成只关注川普的企业。这才绕过隐私豁免,让我能报道此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司法部用同样的豁免理由,在穆勒报告中遮掉了小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Jr.)的名字。(我和我的律师认为这种做法不当,于是争取让他名字解封,最后胜诉。)

但事实上,有既定先例保护执法档案中提到的私人公民身份,无论他们多出名。这是一个极难突破的门槛。隐私豁免本是为了防止政府仅凭意愿随便公布个人信息。当然,政府有时也违法。

在援引 豁免 6扣留档案前,政府机构应进行平衡测试,判断公开这些信息是否能显著提升公众对政府运作或活动的了解。

如果同时援引 豁免7(C),要主张公开就更难了。部分原因是司法部曾指出,“执法档案里一旦提及个人名字,就会引发评论和揣测,并带来污名化色彩。”

而且,FOIA 判例法确立了一个原则:除非必须公开这些名字以确认政府不当行为,否则执法档案中的私人姓名不会被释放。

1991 年,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在一起重要 FOIA 案中写道: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拒绝 FOIA申请的机构在从事违法行为,并且公开执法档案中出现的私人姓名是确认或推翻该证据所必需的,否则没理由相信这些信息对公众利益会有重大意义。”
从那时起,这一判例一直是 FOIA社群的心头之刺。这也是为什么川普名字极有可能一直不会从爱泼斯坦档案里解封。消息人士称,公开川普名字既不能揭示 FBI调查爱泼斯坦的方式,也不能证明 FBI 有非法行为。


“煤气灯”

这就来到今天。FBI 涂掉爱泼斯坦档案后,将文件交给邦迪。(媒体报道称,邦迪 5月在白宫向川普简报时告诉他,他的名字出现在文件中。)

7 月 8 日,司法部和 FBI 发布一份未署名的联合声明称,FBI 收集了与爱泼斯坦调查相关的 300 多 GB数据和实物证据。然而,邦迪和帕特尔早前承诺的“透明度”并未兑现。

声明写道:“虽然我们努力尽可能向公众提供关于爱泼斯坦的信息,但司法部和 FBI 认定,不再进一步披露信息既不合适也无必要。”官员补充说,“大量信息受到法院封存命令约束。”

声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川普最铁杆的支持者对邦迪和总统大为光火,指责这是掩盖真相。知名播客乔·罗根(JoeRogan)最近指控政府在爱泼斯坦问题上对支持者进行“煤气灯操纵”(gaslight)。

与此同时,川普试图平息事态。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上连发数帖,怒斥自己的支持者,并把“假的”爱泼斯坦丑闻归咎于民主党人。


结论

FBI 幕后的决策过程表明:川普名字从爱泼斯坦档案中解封的可能性,比外星人让肯尼迪复活的可能性还小。

当然,川普可以主动同意公开自己的名字,或签署隐私豁免书。或者,等他——以及文件中所有其他人——最终去世后,他们的大部分隐私权也将随之消失。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