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广煤矿:逐渐消失的“矿城” - 新闻详情

长广煤矿:逐渐消失的“矿城”

来源:南方周末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8-03 20:38:59



长广七矿是长广煤矿最后一处关停的矿区。七号矿井曾是江南地区唯一的垂深千米的煤矿井,它的关闭标志着浙江省在2013年结束煤炭生产的历史

2004年,我离开了工作十年的矿区,前往小城湖州工作。两地虽然相距仅60公里,对于从小到大在矿区生活了30年的我而言,却像是从一个世界闯进了另一个世界。



位于安徽广德的牛头山曾是长广煤矿总部所在地。长广煤矿地跨浙江长兴县和安徽广德市。鼎盛时期,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职工及其家属

长广煤矿成立于1958年,矿区横跨浙江省长兴县与安徽省广德县(今广德市),曾是浙江省唯一的煤炭工业企业。鼎盛时期,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建设者及其家属,矿区人口超五万。



长广工人文化宫,留守的职工

矿区内设有行使县级行政职权的公检法机构,配套有集贸市场、影剧院、书店、文化宫等服务设施……地处浙皖交界处的长广煤矿,俨然一座独立运行的“矿城”。



长广煤矿东风岕矿,留守的矿工

30岁前,我的成长、求学、工作都在矿区。学生时代的寒暑假,父母总会带着我和妹妹回萧山乡下;开学前,再由亲戚护送着坐绿皮火车返回矿区。因为煤炭运输的需要,从牛头山矿区开往杭州的专列在1972年正式通车。对长广的职工及其子女来说,这条铁路是连接外面世界的通道。



长广煤矿铁路新槐站,退休的铁路工人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和经济结构转型,长广煤矿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衰落。2013年,随着最后一个矿井被封闭,浙江省结束了产煤的历史。2019年,牛头山矿区被正式移交给安徽省广德市,长广煤矿就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安徽广德,长广煤矿留下的大煤仓和烟囱成为地标

对老一辈矿区职工来说,尽管在长广生活多年,许多人退休后仍选择“落叶归根”,返回故乡。我的父母也是如此——退休后,他们回到萧山老家定居。而矿业停产、工人撤离后,大批矿区子女结束“集体生活”,散落他乡,寻找各自的安身之所。



牛头山站,废弃的客运站台。1972年5月21日,从牛头山开往杭州的铁路开通,除了运煤的货运列车,之后又增加了往返杭州的绿皮火车

2013年,我重返矿区,发现曾经生活的小区已经被夷为平地。彼时,浙江省为留守矿区的职工家属修建了安置房区,老旧矿区和职工宿舍正在经历拆除或复垦的进程。在尚未被拆除的兄弟矿区里,那些遗留的沙发、窗帘、灶台蒙尘已久,仿佛在等待主人归来。随后几年,矿井被封填,生活楼被推平,过往的痕迹逐渐被抹去。



矿区的工人文化宫是每个长广子女心中的乐园

矿区子弟张灿东从长广煤矿离职后,在长兴县煤山镇经营太湖石。他的公司也成了矿区子女聚会的场所。煤山镇因煤而兴,如今已全面转型绿色智造产业。煤矿生产生活区和矸石山被清理后建起了矿区遗址,复垦的麦田绿意盎然。曾经满目疮痍的山体在经过生态修复后也恢复了生机,如今小镇的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在镇上的长广煤矿工业文化博物馆里,游客可以通过各种展品和老物件了解小镇的“前世今生”。



废弃的矿区职工医院

我多次返回长广煤矿,遇到了许多从外地归来的矿区子女。尤其逢年过节,一批批返乡的中年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在旧居前惊喜驻足,在遗址中久久徘徊,最后又带着一丝遗憾离开。对许多矿区子女而言,真正的故乡不在父辈的老家,不在当下谋生的城市,而是在那个承载着童年与青春回忆的矿区。



煤山镇东风岕矿,职工搬迁后的空房间



长广七矿,遗留在办公室的相册



矿区子弟张灿东从长广离职后,在长兴县煤山镇经营太湖石头。他的公司也成为矿区子女聚会的场所



煤山镇,一名矿区子女回到千井湾矿生活区的公园里寻找童年记忆



煤山镇,矿区子女在聚会上玩起童年的游戏



煤山镇新槐村的长广煤矿公司新槐矿遗址,复垦耕种的麦田绿意盎然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