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宣言》未提乌克兰 习近平帮普京留面子? - 新闻详情

《天津宣言》未提乌克兰 习近平帮普京留面子?

来源:德国之声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9-01 23:17:46



上合组织峰会后发布的《天津宣言》中,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事只字未提,引来基辅不满。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逐渐靠拢,习近平更为普京和莫迪提供会谈机会,也试图向美方展现团结姿态。



习近平跟普京2日举办会谈,1日已先在上合组织峰会现场见面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週二(9月2日)展开双边会谈,是否能促使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并进一步推动俄乌停火,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此前,普京在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为俄国入侵乌克兰的行为辩解,称乌克兰战争是因为基辅受到西方支持发动的“政变”,以及北约持续东扩所造成。普京提到他上个月于阿拉斯加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谈话,声称已经达成了“可为和平铺路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週一公布的《天津宣言》中,长达20多页的文件里提到了以哈冲突,谴责造成加沙平民伤亡和人道危机的行为,以及以色列和美国于6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伊朗核设施的攻击,却没有提及已经持续长达3年的俄乌战争。

对此,乌克兰外交部透过声明回应《天津宣言》:“令人讶异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竟然没有被纳入这样一份重要的文件当中。”

乌方还指出,刻意忽略俄乌冲突是莫斯科试图藉此“营造世界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意见分歧的假象”,想藉此展现出只有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

乌克兰外交部补充:“鉴于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角色,我们欢迎北京在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促进对乌克兰的和平努力。”

习近平为印俄合作牵线

盡管上合组织峰会期间并未达成任何重大决定,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切断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系、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之际,习近平、普京和印度总理莫迪在天津相互拥抱、有说有笑的画面,也向美方释出了强而有力的信息。

特朗普政府为了推动乌克兰和平协议,不断扩大对印度施压,要求该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还因此对印度加征50%的高额关税。但莫迪并未因此远离俄罗斯,反而在週一与普京会谈时,强调了双边合作关系。莫迪称,双方探讨了在“贸易、化肥、太空、安全与文化等所有领域”深化合作的可能。

预计将于12月访问印度的普京也称呼莫迪为“亲爱的朋友”,并表示:“俄罗斯和印度数十年来一直保持著友好且互信的特殊关系。这正是我们未来持续发展双边关系的基础。”



习近平、莫迪、普京週一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见面图像来源: Suo Takekuma/Kyodo News/APPhoto/dpa/picture alliance

中俄印关系:友善也有底线

《华尔街日报》引述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执行长富利洛夫(MichaelFullilove)分析报道,天津会谈的友好气氛将为西方各国敲响警钟。他指出,特朗普对普京的温和态度实际上并没有让俄罗斯疏远中国;美国持续对莫迪施压也反倒让印度跟俄罗斯越走越近,并让中印关系升温。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员宋高祖向DW表示,各成员国在《天津宣言》中,针对谴责今年4月的帕哈甘姆(Pahalgam)恐攻事件达成共识,让印度备感尊重;对以色列和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的一致反对立场,也可以被解读为印度在被特朗普政府征收50%的高额对等关税后,对美的态度出现转变。

日本印度太平洋问题研究所(RIIPA) 兼任研究员胡莎娜(SanaHashmi)也告诉DW,这可能对中国有利,因为这样的态度显示出印度不再那么亲近美国,如果能够把这一点放大、加以宣传,并向美国展示“印度不再是你们俱乐部的一员,现在开始转向我们这一边”,那么这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是有价值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印度在上合峰会期间对中国及俄罗斯展现了积极合作的态度,但并没有和其他成员国一起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莫迪也不会出席北京本週三的大规模阅兵仪式,凸显出中印关系仍存在根本性未决的问题。

胡莎娜也指出,中印之间仍然缺乏互信,中印俄三方此次的态度相较于实质性的结盟,反而更像是一场平衡行动(balancingact)。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