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拐点已经来临,鸡娃确认彻底崩溃 - 新闻详情

大拐点已经来临,鸡娃确认彻底崩溃

来源:马江博说趋势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10-19 10:16:07



希望破灭的声音。

十年前满怀着殷切期望,购置学区房、报满培优班、各类兴趣特长班一个不落,盼着靠“鸡娃”让孩子走上人生坦途的家长们,恐怕从未预料到,自己一番精心规划后,孩子最终面临的出路,竟是“灵活就业”。

细究各高校应届生就业率数据,落差令人揪心

数据显示,2024年,硕士博士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仅为44.4%,尤其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博毕业生更是低到33.2%,较上年下降17%,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45.4%,也低于整体就业率。再看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其就业率也仅为57%。就业难的困境下,学费就引发学生吐槽说:“家长的40多万打了水漂”。

走不通的不只是普通高考这条路。

不少家长斥巨资送孩子出国留学,盼着孩子上演“归国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的戏码,却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清醒:

当前国外就业市场同样低迷,超八成海外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而据统计,回国就业的海归群体平均年薪不足18 万元,与国内高校毕业生约14万元的平均年薪相比,差距微乎其微,而且这还是在动辄数百万的留学投入之下取得的。

对于当初抱着“教育投资” 心态,硬把孩子 “鸡” 出国的家长而言,无疑是血本无归。

最后,再看看“鸡娃” 群体仅剩的出路之一 —— 艺考

这条路的困境早已写在数据里:

今年各省艺考报名人数普遍大幅下滑,部分省份降幅甚至高达40%

过去十几年里,“考上艺校就能当明星” 的宣传话术,在演艺行业的真实发展中逐渐暴露为 “营销骗局”;

再叠加近年艺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不少“鸡娃” 家长的 “明星梦” 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已被击得粉碎。

正如某演员曾公开揭露的行业真相:

中国99.5% 的演员生存状况艰难,即便连续工作18小时,收入也极低,有些甚至一年仅能赚几千元,还不如送外卖的收入稳定。

这里插一个冷知识:

早在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影视摄制组工作人员若工作超14小时,薪资就需按1.5 倍发放,超16小时按双倍计算;

如今,美国演艺工会进一步争取权益,将8 小时以上工作的薪资标准提至 1.5 倍,12小时以上更是能拿到双倍报酬

反观国内基层演艺人员的生存现状,其中的差距,懂的人自然懂。

话说回来,如果“鸡娃” 的代价仅仅是家长前期投入的经济成本,倒还不算最糟,毕竟钱没了可以再赚;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家长为了“套牢” 所谓的未来,却 “赔上” 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

据统计,2023年我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高达40%,初中生为30%,就连小学生群体也达到了10%

2017-2021 年,我国总体自杀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 15-24岁青少年组的自杀死亡率却逆势上升,突破每十万人就有3人轻生,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这样的数据,实在令人痛心。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鸡娃” 家长们醒悟,我们不妨从根源分析:

为何“鸡娃” 在未来注定是笔赔本买卖?

我刚接触炒股时,发现自己常有这样的心态:

赚了钱就觉得是自己能力强,亏了钱就归咎于市场不行

但回过头才明白,输赢本质上都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那些盈利的时刻,不过是自己多了几分运气罢了。

同理,70 后、80 后以及部分 90 后,从出生起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面对的是年均 10%-20%的经济增速、大量空缺的工作岗位,以及快速上涨的薪资水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要付出一定的个人努力,就能顺势搭乘时代红利的快车,收获可观的回报。

但经济增长并非线性上升,它必然遵循客观规律,一旦抵达某个周期内的天花板,增长曲线就会逐渐平缓,甚至出现阶段性调整。

近年来,我国GDP 增长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那种仅凭个人“拼一把” 就能实现“寒门逆袭”“阶层跨越” 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如果这部分70 后、80 后、90后,没能意识到过去的成功更多源于时代机遇的馈赠,反而一味要求孩子复制甚至超越自己的人生轨迹,无异于让田径运动员在水里冲刺百米,却奢望跑出9 秒 56 的世界纪录 —— 违背规律的期待,注定只会落空。

新时代有新趋势,也需要新的教育思路

与其执着于“鸡娃”,不如适当降低预期,将精力转移到培养孩子作为普通人的健全人格、良好品性和健康体魄上。

算一笔长远账就会明白,这些才是能伴随孩子一生的“核心资产”。

更何况,与其“鸡娃”,不如 “鸡自己”:

至少将来孩子若不幸面临失业过渡期,你的经济储备和人生经验,或许能成为帮孩子走出困境的关键支撑。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