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闻所透露的信号,已经相当危险 - 新闻详情

有些新闻所透露的信号,已经相当危险

来源:竹不倒

分类: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4-23 20:32:15



之前是中学、小学强制让学生买校服,买学习机,订饭,然后把所有幺蛾子出了个遍。冬天的校服里,装的是烂布条,有这回事吧;统一买的学习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价格是市场价的好几倍,也有这回事吧;食堂的劣质饭菜,就更是家常便饭,隔三差五的曝光。

这里面讽刺的点主要在于,频繁上新闻,不断认识到错误,每天都在改正,然后“下次继续”。就拿最严重的学校食堂问题来看,烂的步伐,几时停下来过?

问题也显而易见了,万一“幺蛾子”很不幸的被人注意到,并且送到了网络的聚光灯下面,上了热搜,那就表个态,说一说“整改”之类,便过去了。

你罚酒三杯,他再接再厉,天经地义啊!

刚刚看到一条新热搜,有网友在人民网的留言板上举报,说河南濮阳某县一幼儿园,强制要求孩子订“园服”。校长霸道的表示:你不订,就给予孩子退学处理。



首先是幽默,“园服”这个词都被他们弄出来了,只要能从家长口袋里搞到钱,他们的创造力,不容置疑。怕就怕外面的校衣园服赚习惯了,下次就要轮到里面的内衣内裤统一订制,从小裹到老。只不过又该取个什么名字呢?

其次是强买强卖,好家伙,现在这些人是个个连装都懒得装了。昨天的稿子里,也提到了某地一个夜市,强制商贩到他们指定的地点去买液化气,同样是威胁称,“不去买就不续约”。

有意思的是这两件事还都有一个共同点,液化气事件的后续,当地街道办回应“指定地点的气和市场价一样,所以不算强买强卖”。幼儿园订园服事件的后续同样,一群网友在下面说:才100块钱,有什么好纠结的,不算强制。

这真是常年脑子被禁锢,以至于非要从屎里找出几朵花来了。难不成和市场价一样,他们就不赚钱?市场价本就是加了大量利润在里面的,现在你按市场价强行把顾客揽收到自己店里,这样子破坏市场规则,居然还说不是强买强卖。

不是从口袋里抢到手的,就不算抢是吧?

同样,强行要求家长买“园服”,不买就给予小孩退学,如此荒唐的操作出现了,居然还有人在那里说100块钱不贵。现在大家的容忍力都已经被锻炼到这种强度了吗,只要不赚的你砸锅卖铁,就还能接受?



给幼儿园小孩批发的“园服”,我不信100块里面,他们不赚个50。

50不多,因此无所谓?那请问有人抢劫了你50块,是不是也可以随他去了?这是一种相当可怕的思维,也导致很多时候人们遇到事情,找这个部门,找那个警察,都得不到什么效果。原因无他,损失太小。

有没有发现,飞镖又回到了稿子的开头:你罚酒三杯,他再接再厉。你觉得被抢50块不多,下次别人就要试试100了。

为什么问题屡禁不止?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幽默,哪来的“屡禁”,怎么看出来的?就是那一次次的出现问题之后,要求整改吗?

“园服”事件亦如此,对有些人而言,小事而已,回应称“责令立即整改”。如果我没理解错,所谓整改,大致就是当作无事发生吧。

想起昨天的另一起事件,有个大官李鹏新,正部级,靠着权力,贪了超过8.22亿元。概念就是给你花100辈子都花不完那种程度。然后评论区里很多网友恨铁不成钢,问为什么屡禁不止,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知悔改。

我觉得答案就写在新闻里,受贿8个多亿,一审宣判无期徒刑。



贪了8个多亿进口袋都没有死刑,得要多少个亿才能判死刑?所谓零容忍,意思莫非是对后面的0要容忍?

这大致就是我想说的,从强制订校服、订食堂,到“强制买园服”这个过程,明知不合法,却始终存在,甚至日新月异。

它不仅仅是一个“园服”的问题,更不是100块的问题,而是“小恶不惩,大恶登堂”,今日你容忍了一个园服而默不作声,等明日你活在他们的“园区”里时,喊破喉咙也没用了。

评论 (0)